谢伟强 官方网站

+收藏:http://xieweiqiang.orgcc.com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艺术资讯 正文内容
落笔有清气——读谢伟强的写意花鸟画
2011-07-25    浏览(1247)    作者:王维友    来源:谢伟强官方网站

落笔有清气

——读谢伟强的写意花鸟画

杭州谢伟强是一个默默耕耘而不顾收获的画家。他只知道画啊画,一画就是三四十年,其作品拿出画室示人的极少。他并不那么在乎别人知道不知道他是个画家,他只在乎他的笔能否每天都画出一个新的境界,只在乎他的画是否每天都能有所进步。

我和伟强订交二十多年,隔三差五跑到他那个狭窄的画室里和他一起谈画论道,看他挥毫泼墨,充当他那些水墨淋漓的新作佳构的第一读者,在他那些新作佳构面前,我常常不由自主地从内心深处发出感叹:有谁知道这间狭窄的画室里竟藏着这么一位不同凡响的画家。

伟强的画继承着传统文人画的笔墨骨髓,得古法,得他法,有自法,笔墨间深深含藏着大朴不雕的文化品质。他画兰竹,信步走去,放怀用笔,自由自在,极少雕刻;他画荷花,笔墨淋漓,不计小巧,一气呵成,花盼叶顾,层次分明;他画苍松,藤萝缭绕,姿态清疏,简劲率真;他画牡丹,长毫濡墨,起伏旋转之间,淡浓自生,恣肆放纵,豪气纷发,一簇簇国色,一阵阵天香,便由纸上悠然而起,怡人情性,感人心灵;他画天上的飞鹰,水间的鸬鹚,林中的山雀,草丛中的飞虫,无不气韵生动,出神入化,神乎其神,奇诡多姿。尤其是他笔下的雄鹰,足爪劲健,喙倔似斧,一派金钩铜键,肩翅隐约有搏击之势,勃发着傲啸的威力,目光炯炯,浩气凛然,但在这凛然浩气中却透露着淡淡地儒雅,仔细观察又让人觉得这鹰显得非常平静安祥,神态自若,虽居强势却有博大的胸怀,浑身是胆,一身正气,却永不失厚道,威而不凶,强而不恶,其品貌特象画家自己。

谢伟强1947年出生于杭州西子湖畔,家邻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院)。也许是离美院这座艺术摇篮太近,受其影响太深,他自幼就染上了画瘾,成日里涂涂画画,到了上个世纪60年代初期,十几岁的伟强的画已颇具面目。一次他大着胆子将自己的画拿到西子湖畔荷花池头景云村潘天寿先生家中,潘先生看了十分高兴,直夸这位腼腆的后生笔下功夫不错,并热情地给他指导。接着又把他引荐给当时美院国画系的吴茀之、诸乐三、陆抑非等几位著名花鸟画教授,这样伟强便投在众多名师门下,悉心收取前辈各家之长。这几位老师也是个个都很慷慨,自己的收藏、自己的画稿都是毫不吝惜地拿给伟强临摹。于是,伟强艺事大有精进。1969年春天,潘天寿见伟强性情、笔墨都与陆抑非先生相近,便提议请陆抑非先生正式收他为入室弟子,陆先生欣然接受。从此伟强就在陆抑非先生的教诲下,潜心习画。陆先生对伟强更是恩爱有加,甘愿伟强做自己的拐杖,让他扶着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进。就这样伟强跟随陆先生一跟就是三十多年,随时在陆先生身边听陆先生谈佛论道,,回顾往事,畅谈人生,最多的自然是听他谈画画。对伟强送交的每幅画稿陆先生都是精心批改,伟强至今保存着陆先生给他批改、题跋的画作上百件。伟强没有辜负老师的期望,他决心站在前人成功的阶梯上求索并突破前人的窠臼,开拓创造自己的艺术园地。他知道从艺就必须呕心沥血,绝无乖巧可言。他把自己所有能自主支配的时间精力统统用在画画上,他认定“外师造化”才是创作之灵感的源泉,他经常一个人躲到荒郊野外的深山丛林中去观花察鸟,为了捕捉禽鸟的一招一式,他经常蹲在树林草丛中一呆就是好几个小时。他把自己的新和那些花儿、鸟儿、虫儿融为一体,用心体会着生命的归宿,生命的神功。多年来到大自然中写生,已成为他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当花开花落时节,他都会记录下来这些最美的姿态。广收博取,厚积薄发。他是蘸着自己的心血在作画,他把自己的实感真情,熔入在自己的丹青水墨之中,所以他的作品透着鲜明的艺术个性,远看有气势,近看有笔墨,阔笔纵横、墨渖淋漓,树如屈铁,石如斧斫,一点一拂,俱含气韵,充满了对大自然的无线热爱。他画的花没有诱人的媚态,正如余任天老先生所评论的,伟强画牡丹,花头微低以示谦和,但绝不把头低下,他没做画奴才。伟强自己也说,国画的笔墨是力、是骨,他几十年的追求就是“强其骨”,他无论是画苔梗、叶蔓,还是画花瓣,他都注重线型节奏的韵律感,都强迫自己要呈现出如钢之柔的弹性笔力和如锥画沙的内力,他要在墨晕中自觉地寻找现代人意绪的伸展,力图使线条充满生命衍射的张力。他将对笔墨的认识,渗透于绘画中,随即而用,相机而发,以墨随笔,以墨随色,加水淡而有神,加墨浓而不滞,把“五色”之墨发挥至极,他妙用破墨、冲水、积渍、泼染种种技法,使水墨随机发生变化,浓淡相宜,黑白分明,取得许多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从他对墨色层次技法的运用中,也可以看出他在峻挺劲健的凝重用笔中,还透出行云流水般的飘逸。层次丰富的用墨,使得他的画于形式美感之内尽显丰富多彩。其实,这就是他运笔的心境,是他可以追求的那种感觉。这也说明,他的笔墨本身已经有了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他的那幅《一啸破长空》,那幅《兰竹半壁山》,那幅《双鹭落寒汀》,还有那幅《玉露海棠图》等等,幅幅可称神来之笔,其笔线的浓淡干湿自然排列,景象与抽象任情组合,落笔有清气,落墨称佳趣,洋洋洒洒,笔笔率真,妙手偶得,结构天成,正昭示着画家平日的素养、品味和功力,随着笔墨色彩的相交渗化,在瞬息之间就通过毫端而流淌出来,这流出来的既是从古人、从老师、从画友那里得来的传统,又都是他从客观世界中得到的不能自抑的自身感受,也是早已融于他内心世界的自然美。取法传统而自出机杼,他把传统和自身对笔墨、对造化的感受揉和在一起,物为心用,墨与神会,画内有景,画外有情,景情交融,让人读后不由自主地就进入了他用心设计的那个圣洁而幽玄的天地里。真是妙不可言!

画有品出。人品高尚,笔墨有法。伟强痴于书画,淡于交际,甘于寂寞,不求闻达,不好张扬,不善自荐,不会作秀,勤于笔耕而拙于词令,时刻固守着自己沉静的精神家园。如今书画界“名家”辈出,“大师”争先恐后,成群结队地涌现,而伟强对此不屑一顾,他常挂在嘴边的只有歌德那句——“艺术家创作吧,别说话”。他认定作品最后还是要定格在画家的学养、画家的人品上。他始终保持着平静的心态,默默地耕耘着。伟强为人朴实纯厚,诚恳无虚,并且毫不势利。“文革”期间潘天寿先生成了“黑画家”关进了牛棚,许多人于老师一刀两断,划清界线,而伟强却仍坚持三天两头想着法儿去看老师,让潘先生特受感动。潘先生冒着挨打受批的危险偷偷给沙孟海先生写信,夸奖伟强人品正,并请沙先生抽空给伟强传授书法。这件事一直在画坛传为佳话。所以人说伟强的画之所以这样充满着阳刚之气,雅韵天然,之所以如此厚重、有品位、耐看,绝对与他天真率直,纯朴坦诚,超然物外的品行有关。而伟强却说他距离老师的期望,距离自己的艺术巅峰还有很多路要走,无论是做人还是作画,自己要想更进一步,都必须继续扑下身子踏踏实实地、坚持不懈地再努力,锤炼自己的人格,提高自己的修养,增加自己的文化积淀,丰富自己的学识功底,还要不断探寻中国中蕴含着的飘逸、洒脱、空灵、神秀、悲壮、苍凉、高大等博大精深的艺术境界。我想伟强会成功的。他已有了如此扎实的基础,又正当年富力强,他一定会有更多更好地作品问世,他的人生与艺术也会走向更新、更高、更美的境界。

王维友

   2002年10月28日晨 于菜园书屋

标签:谢伟强,写意花鸟画
分享:
发表给力评论,说两句!  共有 0 条评论